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根据龋坏程度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01浅龋
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数是在常规检查时发现。
02中龋检查可以看到或探到明显的龋洞,或在X线照片时发现。患者多有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在进食冷、热或酸、甜食品时,刺激进入洞内引起一过性敏感症状。
03深龋可观察到明显的龋洞,很深,接近髓腔。患者有明显与冷热酸甜刺激后的敏感症状,也可有食物嵌塞时的短暂疼痛症状。
1.牙齿刚萌出时,牙的钙化程度低,表面不光滑且有许多微孔,这样的牙齿耐酸性差,细菌易粘附在牙面上形成菌斑,故易发生龋齿。
2.初萌的牙齿,特别是年轻恒牙咬牙合面的沟、窝、点隙多而深,此处易使食物嵌塞滞留,隐藏细菌,且刷牙、漱口不易清洁,所以容易患龋。
3.儿童牙齿咀嚼功能较弱,吃的多为软食,且其中又常含有大量的糖分,易发酵产生酸,而易发生龋齿。
4.喜吃零食。目前儿童的食物多为含糖量高、粘稠性强,质软而精细的食物,如蛋糕、面包、饼干、各种糖果、牛奶及各种饮料等都是儿童喜欢的食物。这些食物由于长期粘附在牙面上易发酵产生酸,侵蚀牙齿而发生龋齿。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有效刷牙;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定期口腔检查,及早治疗龋齿;
4.局部用氟预防龋齿;
5.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
牙齿很怕酸性物质的腐蚀,氟化物就是一种能使牙齿重新矿化、就像穿了一层“防护服”,从而使牙齿变得坚硬、不容易被腐蚀的物质,可以降低龋齿风险。
上一篇: 【甲流来袭】如何安“
下一篇: 没有下一条了